通用列表页
首页> >玩转黄果树>游在黄果树
黄果树神龙洞里读《九歌》
发布时间:2009-10-28 11:11 作者:hgscsm
字号: 分享:

我们的浩瀚文化中有一个部分称之为巫文化,即神灵文化。而神灵也经常有寂寞的时候,它们只好到处游荡,更喜欢与美丽的山水亲热。
     《楚辞·九歌》里的神灵就在美丽的黄果树神龙洞留下了行迹!
       我们知道,《楚辞·九歌》以其充沛真实的情感,清新秀丽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天神地祗的形象,勾勒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的画面,使其登上了先秦以来祭祀乐歌的艺术顶峰。两千余年来,《九歌》备受文人学士的青睐。然而,作为研究《九歌》的鼻祖王逸,在他的《楚辞章句·九歌叙》中却将《楚辞》及《九歌》的发祥圈定于一个“楚”字。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这无异于给考察《九歌》画地为牢了。我认为,当然应该肯定,不但《九歌》,就是整部楚辞都是孕育诞生了楚。但是,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是依附华夏的,是并吞江汉蛮夷而立国的。所以,怂辞及《九歌》准确地说应是楚文化、华夏文化、蛮夷文化三者交汇合流的凝结。
       不是吗?我就是惊喜地在黄果树的神龙洞里看到了《楚辞·九歌》的原型的!
       首先,在神龙洞内就有自然天成的屈原石像,那模样,显然是流放期间(我们这里恰是蛮夷腹地啊)在此驻足遐思,在依照沿途所见之祭殇歌来细细梳理,然后综合提炼改成传承千古的《九歌》。凝目仰望屈原的身影,我想到一定是我们这里的崇山峻岭交给了他一副傲骨,使得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这么不安分。他长剑佩腰,纵横山水,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汩罗江,使得我们的黄果树大瀑布为之溅起千古不息的波涛。
       其次,《九歌》里的诸神在洞里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第一位是屈原所贵的“云中君”,那尊酷似雷神的钟乳石一眼看去就是一位美丽的古典东方女神,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不是她是谁?隔她不远有一龙井(即垂直贯通底层阴潭的洞)。这就对应了那个传说:她在打水洗衣服的时候,井里白龙向她闪射三道白光,使她怀孕生下了廪君——白帝大王。因此,她也是女始祖神。第二位是屈原题的“湘君”,所居之地贫瘠,无盐无鱼。但有山峰为她与廪君相恋缠绵的情爱所感动,裂开石缝,涌出一股盐水,造福百姓。因此黄果树神龙洞里诸多石瀑布上布满了盐粒的光华呢!第三、四位是屈原题的“大司命”、“少司命”则主理寿考夭折、监察人世善恶之神,是太阳神,是光明天使,她就站在此处为你指点迷津呢!第五位是屈原所题的“东君”之神,司引路驱邪之职。这是屈原揉合有太阳神神话的缘故。洞里其钟乳石像可依稀看出“举长矢兮射天狼”的雄姿。第六位是屈原题为“河伯”的河神,正因为他在洞里的显要位置,才护佑了我们的白水河长流不断,黄果树瀑布中外扬名。第七位是屈原所贵为“山鬼”的女神,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巫山神女,是管理山林禽兽、地脉龙穴的地母神。是她镇守了这方龙脉,才使瀑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兴旺发达。当你要出洞的时候,不得不朝她虔诚一拜。有此众多的神灵显圣,神龙洞怎不叫游人趋之若骛呢?
       再次,《九歌》相承相袭了民间祭祀祭殇、迎神送神形式,场景是隆重的、恢宏的。君不见偌大的黄果树神龙洞里,惟妙惟肖的仙山琼阁,大气磅礴的龙腾虎跃,阿娜多姿的石花石笋,窈窕娇柔的飞天舞女,栩栩如生的凤凰展翅,琳琅满目的鲜美瓜果,绝无仅有的布依器乐……,全是水晶石、钟乳石的不朽佳作,叹为观止。自然天成的尤物,留给千秋万代的大山的子民们默默的滋养。
       最后,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屈原所作的《九歌》原型与黄果树瀑布相对应,相匹配,相得益彰,其目的,无非让后来者知其文化层因子的凝结,是瀑乡、黔地、华夏多种文化的汇聚和交融,厚德载物,源远流长。
想不到,就在毗邻黄果树瀑布的者斗山上,黄果树神龙洞里吸纳了如此无量度的恩泽,且空灵灵丰盈盈魏魏然地站着,多么神秘而又安祥。过去的岁月,由于交通的不便,这里显得遥远而偏僻,因而这个洞华美而矜持,富有而深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都用艰苦的跋涉来换取报偿。
        但凡好山好水好石好洞人们都要向他们倾注瑰丽的传说,好让它们汲足世间的至美,你看洞里的这些神灵一个个不都环佩闪烁、暗香犹存吗》不都绝世艳丽,顾盼生风吗?但是,我知道,传说总归传说,他们毕竟只是乳钟一柱,幻影一群,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幽默慰藉罢了。
        而《九歌》仍是不朽的,只是我,还不甚了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限于分享,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