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列表页
首页> >玩转黄果树>游在黄果树
冰雹暴雨中的红崖天书
发布时间:2009-10-26 16:19 作者:hgscsm
字号: 分享:

   在花江大峡谷巧遇老乡,严格说来,也算不上准老乡,不过是两人处于两省两个临近的城市罢。很巧,他们在安顺的妹夫带领下前来峡谷的。大家说说笑笑,轻松愉快的在花江镇品尝了地道的花江狗肉后,听说我一个人要去看红崖天书,自然放心不下,执意要开车一同去。心里暗喜,这正是我希望的啦,只是初次相识,怎好意思名说呢,呵呵.
           红崖之迷位于关岭至黄果树之间,从关岭驱车20分钟,有一岔路口,一条土路延伸在半山腰上,路道狭窄。红崖之迷所指是在高高的山顶岩壁上刻有几块文字,看似象形文字,但至今中外考古家,学者对这些文字刻写的年代,文字包含的意思始终考证不出。所以被考古界称为---红崖天书。
          下午五点车至土路口时,偏偏下起了小雨,车子在半山腰上缓慢行驶,雨愈来愈大,考虑到安全,我真有点犹豫,安顺路政局的大陈是个痛快人,‘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风雨无阻!我倒不是怕什么,只是过意不去让几个人陪我去冒这个险,雨越大,路约窄,闭上眼,不管了,在很多时候,这个方法还真有效!不一会,前面出现一个亭子,20分钟后,到了一块大一点的场地,就在亭子下面,路也在这里到了尽头了,背对着刻有红崖之迷的石碑,拿着望远镜在雨幕中寻找了十几分钟还是发现了深藏在山顶崖壁上的字迹,模糊而动人。老天保佑!雨恰在这个时候慢慢的停了下来。大家抓紧时间一路攀上去,约莫20分钟后终于见到了这些令世人迷惑不界,神秘莫测的天书!天书至少有5块,分别刻在几块大石壁上,为了醒目,用红色的似乎是植物染料涂抹,是先人,还是后来补上红色的,不得而知。
           红崖天书现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古代先民为了祭祀祖先的祭文,一说是明代朱隶夺侄位后,把其侄朱永流放到贵州,朱永为讨伐其叔,夺回皇位,在山顶的岩壁上刻下讨伐檄文,为防事情败露,特用一些隐晦的符号,究竟所指何意,看来只有这些沉默的线条知晓了。这些符号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或相形图案,拙扑粗犷,粗细刚柔,一气呵成。在我们惊呼这些大手笔时,隆隆的雷鸣声伴着一道道白色的闪电,在我们的头顶交错。已经快7点,大家匆匆拍了照片,准备下山。几乎在同时,大大的雨点铺浇下来,紧接着头顶好象被什么击中一样微微的疼,是冰雹!这个发现令我狂喜,长这么大了,还第一次与冰雹正面交锋。心理有种美好的担心与享受,是冰雹!
    大家如逃命般跌跌撞撞沿着狭长弯曲的石阶奔跑下来,雨水伴着汗水中,我们钻进了车子。
    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感觉,男人有时候也是很脆弱的!别看胡大哥是特种部队的连长,竟然被这段狭窄的泥泞路弄的坐也不是,下车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两眼死盯着前面的路面,这令我很是怀疑他是不是特种兵出身。透过车窗尽是乌蒙山系的分支,形成一片无际的山海,一座座山的脊背对着我们,挺拔,雄伟,博大,壮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限于分享,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