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雄奇俊秀是贵州的山的灵魂,气势磅礴便是贵州的水的灵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么贵州人的灵魂呢?
来到黄果树已经有十来天了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黄果树的美丽风光虽然确实让人赏心悦目,大瀑布那夺人魂魄的气势也确实让人震撼,不过与队中其它人相比,我心中的感受并不是那样的强烈。
作为一个贵州人,雄奇俊秀的山看多了,气势磅礴的水也看多了,于是并不会很在意。来到黄果树后,如果要说最能感动我的,我想应该是一些人。
虽然说早就知道我们要住的地方是一所中学,但是出乎我预料的是这所中学的条件。我一直以为我们所住的中学会是一所条件不错的中学,基本设施一应俱全。可是当我们进入这所学校,我发现我错了,这是一所条件很差的学校,没有食堂,没有澡堂,全校只有一个公共厕所,而且很破旧。学生们基本上是二十人一个寝室,由于我们是客人,我们享受了特殊待遇——十个人一个寝室。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学附近村寨的中学生每天都勤奋的学习着。他们不但早上起得很早,教室晚上也经常是十二点以后还有灯光。我不敢说我当初念初中时会有他们这样的干劲,因为事实上我当年确实并没有他们中的一些人那样努力。在贵州的农村,能够下定决心好好读书并能付诸实践是很不易的,我深知这一点,因此我被他们学习的欲望所感染了。
终于有机会和他们交流了,那天我很兴奋,因为我迫切的想了解和认识这群感染了我的学生。我不喜欢演讲,因为我觉得演讲会增加我和他们的距离感,况且很久没与中学生交流,我也不知道该给他们讲什么。那天的交流是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
最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很羞涩,提问的人很少,大都是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我们一一进行了解答。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互熟悉之后,大家的问题就变得丰富起来,有人问大学里要学什么,有人问北大有哪些出名的建筑,甚至有人问我对雪人之谜的看法。
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真是又回到了自己上初中的那个时候。当他们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的听我讲述大学里的一些生活和北大的博雅塔、未名湖和图书馆时。我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是感慨,是向往,是贵州的希望。
时间总是那样无情,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由于第二天还有事要做,我们不得不结束这次活动。学生们不愿意让我们离开,那不舍的眼神真是很让人心痛。直到我告诉他们我们这几天都住在学校里,他们可以经常来找我们,他们眼中的不舍才终于慢慢散去。临别之前,他们用歌声来表示他们的感谢,第一首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第二首是《隐形的翅膀》。这是我至今听到过的最感人的歌。
不久我即将离开这里,我不知道我的到来是否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一丝清风,如果是的话,我想我会为此自豪一生。(文/付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限于分享,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