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是被誉为公园省贵州的龙头景观。人们口头这么流传:“若去贵州省,必到黄果树;未到黄果树,等于没有去。”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西部白水河上,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离省城贵阳140余公里,号称我国第一大瀑布。它同世界上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塞特凯达斯、老挝与柬埔寨之间的孔、阿根廷与乌拉圭之间的格兰德、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的维多利亚、委内瑞拉的安赫尔、挪威的奥尔梅里等巨大瀑布齐名。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旅游贵州,盛赞黄果树瀑布“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清代诗人郑子尹则称“银虹坠影饮欲壑,天马无声下神渊。”当代著名书法家肖娴命笔题为“白水奇观”。著名画家刘海粟也曾临景写生。著名新闻学家王中,手扶拐杖,倚栏观瀑,如痴如醉,更是赞叹不已。
黄果树瀑布从古至今,人们无不称颂。生活在贵州,得天独厚。黄果树瀑布就在贵阳去昆明公路旁边河谷的对面,相距仅三四百米,无遮无挡,在车上便可看到黄果树瀑布那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观。我多次去贵州西部兴义、兴仁、安龙、贞丰、盘县、普安等地,往返路过黄果树时,都曾停车留步,在观瀑亭、在公路边,一再饱览黄果树瀑布那激动人心的奔腾气势。记得有一次,我从盘江矿务局返回贵阳,途中住在瀑布宾馆。趁天色尚早,时间比较宽裕,约摸于下午3点左右,信步观瀑亭前,寻机静心欣赏这大自然造化的瀑布奇景。看着那宽有81米、高有74米的瀑布从山岩顶上,果然胜似立起来的河流,飞奔直泻,跌落深达17.7米的犀牛潭,捣银碎玉,浪花如云团翻滚,水珠化雾气升腾,阳光从远山细雨中穿透过来,在瀑布前画出一道彩虹,这是我多次路过黄果树第一次见到的迷人景色。恰似观瀑亭联所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它使我按捺不住激情,顺着观瀑亭前一条贴岩石磴小路,奔向犀牛潭边,头顶彩虹,绕进瀑布岩腰,钻入瀑布里层,来到久已传闻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六个通道所组成长达134米的瀑布水帘洞。游人们好奇地从洞内钻进钻出,不时又伸手去兜接如织的水帘,品赏着孙悟空戏居花果山逍遥自在的光景。显然,黄果树瀑布水帘洞,较之文学家笔下的水帘洞更为神奇。千百年来,洞内形成的钟乳石,有如出土竹笋,有如倒挂银松,有如鸢飞鱼跃,有如卧虎盘龙,有如帝王帷幔,有如海底龙宫,千姿百态,堪与贵州织金洞、犀牛洞、九龙洞内景观媲美。洞外水帘,并非单帘,而是多层复合白帘。这白帘有的浓厚、有的稀淡、有的如抛棉、有的如纺线、有的交错飘荡、有的垂直落潭,它令人眼花缭乱,它诱人驻足留连。
黄果树瀑布水帘洞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精彩的水帘?回到观瀑亭再看瀑布,似乎有所发现,却见瀑布中间,凸出几座岩石,它们如同河中小岛,经受住瀑布多年冲击,不仅未曾坠落,反而将瀑布破开,让大水你冲我撞,四处飞溅,跌下时形成多姿水帘。也正是这几座顶瀑顽石,勾画了瀑布鲜明的轮廓,美化了瀑布立体的形态,增强了瀑布奔腾的气势!
眼前,那道彩虹不知何时消逝,唯有瀑布飞泻不止。卷着激流,穿过下游天星景区的水上石林,涌进北盘江,汇入红水河,直向南海,滚滚而去!
回到宾馆,时近黄昏。那瀑布传来的涛声,显然是多彩贵州一支永不停息的壮丽之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限于分享,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